讓“蟻族”365天愿意住
有兩家深圳設計公司參與了此次項目。URBANUS都市實踐建筑設計公司此前曾經為城市低收入者設計了“萬科土樓公舍”,這次參與為蟻族而設計,同樣投入了很多精力。該公司合伙人王輝感嘆說,“螞蟻的洞穴非常有趣,既不是一個住房單位,也不是一個公寓,而更多的像一個社會的網絡。這也給了我們很多啟發,希望給‘蟻族’做設計時,布局中要有這樣的一個社會網絡。”
南沙原創規劃設計事務所主持建筑師劉珩博士接受記者采訪時同樣表示,剛畢業的大學生,事業正在起步,物質需求相對簡單,但他們需要有一定的社區共享空間來與別人交流。先考慮床、衛生間等基本的家庭用品,最小能夠到多小?然后再增加共享的公共空間。
劉珩分析說,“這10棟房子是很窄,很狹長的,但又要有內部街道與社區,所以布局尤其重要。通過不同單位的結合,比如堆疊,錯層,最后實現在每個單元都可以看到東西兩邊的風景。我的靈感來源于畢加索的作品《哭泣的女人》,就是把前后進行轉換,形成通透感。”
一位網友在微博上表示,“深港雙城雙年展里蟻族的住宅設計創意很喜歡,很多有趣的圖。不過實施起來成本也不小吧,困難也不少。”劉珩坦言,其實這棟房子尚不是極限,它還是有正常生活社區的“蟻族”小公寓。要讓“蟻族”們365天天天愿意住,這個要求并不低,對設計師也是個挑戰。
什么樣的設計是好設計?
由標準營造建筑事務所設計的“社會劇場”式住宅也很引人注目。其設計宗旨是將一些基本的小型住宅單元與大型的半露天式公共劇場形空間相結合。記者從展覽現場播放的視頻中看到,設計效果圖里的半露天式公共劇場令整個建筑別有一種韻味,將為社區居民發揮公共起居室的作用。
來自標準營造的設計師表示,又小又便宜可不可以變成一種優勢,讓大家覺得是一種很時尚的生活方式?通過設計這是有可能實現的。據介紹,“社會劇場”式住宅本身就是一系列比較基本的單元,但我們引進了一個半露天的劇場,給這個社區增加了一個有文化生活的心臟。因為我們面對的是年輕人,把他們多元化的生活帶入社區是非常重要的。
深圳建筑評論人李程表示,作為一件展覽作品,策展人和制作團隊完整呈現了作品的建筑性,讓其擺脫了商品屬性與低級趣味,帶給觀眾美術館體驗的同時,還引發系列思考:好設計是為昂貴材料呈現舞臺,還是在于尊重終極使用者(包括減輕其負擔,為生活增加價值)的點滴創新?我們需要為多大的住房(物質)付出(生命的)代價?以政府強力推動保障房建設會比“極小住宅”這樣的市場化努力更優嗎?
平面設計
工業設計
CG插畫
UI交互
室內設計
建筑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