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高喊:快按紅色按鈕,但我們幾個人到處找都沒有找到紅色按鈕,直到一個年輕人終于在一個不顯眼的地方找到了,電梯才停下來。
——馮家敏
深圳的“第一張臉”是什么?是花團錦簇、車水馬龍、高樓林立,抑或是綠草成蔭?如果你有過異地他鄉的經歷,就會意識到原來一座城市的公共標識才是這個城市的“第一張臉”。
城市公共標識包括交通、空間、服務、警示等指示標識系統。做得好,給人賓至如歸之感;否則,就會給人留下不好的第一印象。
近日,成都機場的混亂情景就破壞了成都在我心里的美好形象,這種混亂皆因不合理的空間設計和公共標識設計而引起。成都機場離港和到達通道混在一起,旅客很容易走錯,這是空間設計的問題!暗竭_”的出口有多個,指示標識也不清楚,結果接我的人在1號出口苦等,我卻在2號出口出來,這是指示標識設計的問題。
上海也讓陌生旅客困惑。去年我從蘇州坐火車到上海,在上;疖囌緩V場沿著指示牌一路尋找地鐵口,在一個T字路口不得不停下,因為眼前兩塊指示牌,一塊寫著前行30米“軌道交通”,一塊寫著向右行100米“地鐵”,“軌道交通”和“地鐵”的標志也完全不同。后來才知道,上海的軌道交通就是“地鐵”,我背著沉重的背包冤枉多走了70米,實在沒心思欣賞花花綠綠的大都市。
論公共標識設計,深圳與上海只能說半斤八兩。深圳寶安機場A候機樓的取行李大廳,沒有指示牌標明某個航班的行李是在左廳還是右廳。在機場地鐵走廊的扶手電梯上,一位老太沒有站穩向后摔倒,后面的人接二連三地摔倒。有人高喊:快按紅色按鈕,但我們幾個人到處找都沒有找到紅色按鈕,直到一個年輕人終于在一個不顯眼的地方找到了,電梯才停下來。而在日本等國,電梯上都有各種醒目的警示標志,紅色按鈕更是讓人一眼可見。
深圳的交通指示標識也需要嚴密查漏之處。比如深南路從西向東紅樹林一帶有個指示牌指向深圳交通樞紐中心,到了分岔路口卻沒有指示牌,如果是不熟悉路的人開車,就無法到達交通樞紐中心。這種情況不在少數,所以有人說,路牌是給熟人看的。再如市民中心地下停車場,當初跟給我最深的印象不是它的寬大明亮,而是按著指示牌走永遠也走不出來的困惑。
公共標識設計看似不起眼,設計者可能辛苦勞累,但完善科學的城市公共標識潤物無聲,給人無微不至的關懷。深圳的公共標識已經做得不錯,只是還有需要改進的地方,設計好深圳的“第一張臉”,是城市管理者的責任,也是設計師的責任。
平面設計
工業設計
CG插畫
UI交互
室內設計
建筑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