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動畫片也輝煌過
對于出生在上世紀70、80、90年代的人來說,沒有動畫片的童年簡直就是無法想象的。在這個人人都想成為兒童的節日,讓我們再來梳理一下曾經留給我們深刻記憶的動畫片,重新撿拾那些曾經美好的記憶片段。
[上世紀60年代]
國產動畫片里的“好萊塢”
《小蝌蚪找媽媽》可以算得上最早的國產動畫片了,1960年,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首任廠長特偉擺脫模仿,力主創新,將水墨畫的技法與風格引入了動畫電影,拍攝了世界上第一部水墨動畫片《小蝌蚪找媽媽》,將當時許多人認為不可能實現的夢想變成了現實,震驚了國際動畫界。
此后,中國的動畫電影開始走向輝煌。1961年,同樣是由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制作的彩色動畫長片《大鬧天宮》登上熒屏,成為中國動畫史上的一座豐碑,足足影響了好幾代人。影片最值得稱道的地方,是它極巧妙地運用了京劇的元素,包括京劇的臉譜、服裝等,將一個上天入地、無所不能的“美猴王”塑造得栩栩如生。今天看來,這部動畫片無論是從畫面、鏡頭還是音樂的使用上,都不覺得過時,而且其精致程度是今天很多國產動畫片無法與之相比的,被人稱為60年代的“好萊塢”。
據知當初根本沒有電腦制作,完全憑借著一支筆。二三十個人的創作團隊,畫一張拍一張,然后再合成,其艱難可想而知。然而即使是這樣,《大鬧天宮》一經面世,還是受到了人們的追捧。該片除獲得國內多個大獎,在國際上也引起轟動。
今年的戛納電影節上,改編自《大鬧天宮》的3D同名動畫電影亮相,不久將和國內觀眾見面。在技術全面超越的今天,不知道人們還會不會買它的賬。
[上世紀80年代]
國內出現最好的原創動畫片
中國電視的真正普及是到了上世紀80年代之后,因此這個時期的動畫片在如今的70后、80后的腦海里留下了很深的童年印記。這個時期最受追捧的是一部名為《黑貓警長》的動畫片。黑貓警長成為勇敢、正義的化身,受到很多小朋友的模仿。2010年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又推出了電影版《黑貓警長》,先不論影片質量如何,但懷舊牌讓很多上世紀80年代出生的人買票入場,據說創造了上千萬的票房紀錄。
和《黑貓警長》可以媲美的還有一部動畫片――《葫蘆兄弟》,它也是迄今為止國內最好的原創動畫片之一。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在中國,上世紀70、 80年代出生的少年兒童,很少有沒看過《葫蘆兄弟》的。2008年,《葫蘆兄弟》作為中國原創動畫經典新片,從一部十三集、每集十分鐘的系列片,成功蛻變為一部酣暢完整的動畫影院新片。只不過,當時的競爭對手《功夫熊貓》太過強大,即使經過了高科技和藝術的再加工,這部經典片也已經難現當初的輝煌了。
這一時期,很多國外的動畫片也開始引進中國,比如日本的機器小子“鐵臂阿童木”,聰明的小和尚“一休”等,都成為當時小孩子們的偶像。這一時期,美國動畫片也在中國制造了不小的影響力。“我是希曼,請賜予我力量吧!”你可能會忘記希曼和希瑞的故事,但這句口號卻是永遠忘不掉。 [上世紀90年代]
日本動漫搶風頭
讓人可惜的是,到了90年代,隨著日本動畫片進入中國,國產動畫片開始衰落甚至一度斷檔。你如果問現在的90后,印象最深的動畫片是什么,他們肯定會羅列一大堆,比如《哆啦A夢》機器貓、《灌籃高手》、《名偵探柯南》、《櫻桃小丸子》、《蠟筆小新》,而這些,無一例外地都是日本動畫片。記得當時的很多女孩子梳著櫻桃小丸子的發型,而很多男孩子則將蠟筆小新的口頭禪掛在嘴邊,以求張揚個性。2009年9月11日,臼井儀人去世,眾多網友寫下簽名“小新,你和機器貓一樣沒有爸爸了”,表達憂傷和懷念。
[2000年至今]
熒屏只剩一只“羊”
時間演進到2000年以后,這個時期孩子們最喜歡的國產動畫當屬武俠動畫片《虹貓藍兔七俠傳》,該片在全國800家電視臺同步熱播、短短數月同名配套圖書銷量達到1500萬冊。然而2007年它忽然遭遇停播,原因是有家長指該動畫片內容低級、充滿暴力、情色、臟口。
直到《喜羊羊和灰太郎》的出現,國產動畫片才真正揚眉吐氣了一回。喜羊羊和灰太狼的可愛造型一下子吸引了小朋友們的注意,而電視臺也借此不停地重復播放,讓很多大人也不得不跟著追看。有數據顯示,2010年,浙江衛視播出《喜羊羊與灰太狼》共1031小時,四川衛視共351.7小時,廣西衛視192.9小時,河北衛視共346.2小時……可謂創下了動畫片的重播紀錄,而喜羊羊灰太狼的衍生產品也遍及圖書、服裝、玩具等各個領域。然而,讓人尷尬的是,6年了,國產動畫熒屏上只剩下了一只“羊”。
目前國產動畫
缺乏創意
缺乏創意,盲目跟風成為了目前國產動畫片的通病,以至于無論電視劇和電影市場如何繁榮,國產動畫片都難有突破性進展。早在幾年前,曾經以《舒克與貝塔》、《皮皮魯和魯西西》等漫畫作品風靡全國的“童話大王”鄭淵潔就指出,“國產動畫片之所以沒有人看,是因為有些劇本既沒體現出民族特色,也沒有讓人親近的價值觀,以致大人不屑看,小孩不愛看。”
如今這種現象依然沒有得到改觀。我們的童年里有孫悟空、有葫蘆娃還有黑貓警長,如果按照現在國產片的發展趨勢,不知道未來的孩子們,腦海中還有沒有國產動畫片的影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