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起:新建川劇劇場到底該是什么樣藝術家和建筑師碰撞中起“沖突” “我們不是要建賓館,不是要建飯店,更不是要建百貨公司……”關于將建的中國川劇劇場建筑風格,業內人士一針見血地指出了設計圖稿的弊端。
中國川劇劇場將于今年在成都開工建設,預計明年10月前建成并投入使用。該劇場2002年被拆除以來,新劇場一直處于積極籌備中,但直到2004年申報立項才通過,設計方案也在前不久基本完成。時間跨度之長,讓人深思。究其原因,設計圖紙17次易稿,幾度被否。稍后,劇場設計請來藝術家,但建筑師卻無法表現藝術家的構想,劇場建設再次擱淺。
設計之初,川劇劇場一口氣拿出了11個方案,因為沒能體現四川地域色彩和未能突出川劇特色而未獲通過。審查中,有關方面表示:“如果不能有所突破,勉強修建的劇場只能是老劇場的翻版”。川劇劇場到底該是什么樣?“單純簡約,又不失復雜變幻;傳統古典,又不失現代沖擊”,有關人士認為,劇場應該融象征性、識別性、戲劇性于一身。
這樣的要求對于川劇劇場的設計似乎有些為難,難點在于一棟建筑如何表現川劇藝術。作為劇場“出品方”的省川劇院幾番思考后,決定突破單純的建筑設計,請來了著名雕塑家朱成、美術大師汪曉靈以及裝飾設計專家李家杰共同出謀劃策,經過近一年的時間終于拿出了方案。這期間,他們參考了大量的書籍和國內外著名案例,并仔細思量,將眾多川劇元素融入了其中。
但事情遠沒有想象的那么簡單,不是有了方案就能建出劇場。藝術家們的構想,在老一輩建筑設計師的眼中似乎是空中樓閣,沒法實現,他們退出了合作項目。沒了建筑師,再好的藝術也沒法表現。一批青年建筑師抱著嘗試的態度接手了,但要完全體現藝術家的構想,藝術家和建筑師在碰撞中起了“沖突”!八囆g家的構想很藝術性,比較感性,但不能很好的運用到建筑上。建筑是很理性的,是有依據的!苯ㄖ䦷熍c藝術家就感性如何理性表現發生了分歧。設計方案再次擺上桌面,先后三次修改。設計稿一改再改,朱成感到無奈,但考慮到建筑實際,為了讓設計能盡量完善,又不得不改。
中國川劇劇場設計方案因不具特色而幾度擱淺,但這似乎不是劇場的個例。綜觀成都文化建筑,缺乏四川文化特色的不僅僅只是川劇劇場。
調查: “老成都”對哪些文化場館有印象70%認為成都缺乏標志性文化建筑
調查一:“老成都”眼里的文化符號
紀實“我在成都幾十年了,成都的大大小小地方都去過,但是現在很多有特色的文化建筑都不在了。”63歲的“老成都”張大爺告訴記者,現在唯一讓他有些印象的是四川錦城藝術宮,還能從外觀設計的舞蹈浮雕上看出這是一個文化單位。但因為劇場年久缺乏“更新”,特色并不鮮明,張大爺感覺是淹沒在了周圍高樓林立的商場中。
在成都長大的劉小姐雖能背出一連串成都文化建筑的名稱:成都藝術中心、成都圖書館、省圖書館……“我每天上下班都要經過這些場館,但從沒覺得這些建筑能給人留下很深的印象!眲⑿〗阏f,這些文化建筑感覺和周圍的建筑沒什么區別!坝幸淮慰囱莩,我都想不起成都藝術中心在哪里,還要別人提醒在水碾河!
數據50位被調查讀者既有家住窄巷子的“老成都”,也有兒時定居成都的白領。他們中,80%能舉出3個以上的成都文化建筑。60%的人表示成都文化建筑設計單調、缺乏特色。70%的人認為成都缺乏標志性文化建筑。
調查二:外鄉客記住了哪些文化場館?
紀實第一次來成都的王女士選擇了看川劇《芙蓉國粹》。站在成都川劇藝術中心門口,王女士并沒感覺到這里是四川聞名的“川劇窩子”!皢螐膭鐾庥^來看,這里和其它劇場沒什么區別,不能讓人直接感受到這是一個專門演川劇的地方。”王女士說,在她的印象里,四川沒有知名的、有特色的文化建筑。“北京的大劇院就很有特色,矗立在門前的臉譜雕塑一看就知道,這里的主題是演戲劇。”
武侯祠博物館門前,來自上海的曹先生很為成都可惜。成都有深厚的文化底蘊、豐富的文化資源,但這些素材并沒充分體現在城市文化建筑中。他說在成都的幾天,除了幾條街道有川西民俗味道外,還沒發現讓人眼前一亮記憶猶新的文化建筑。“就目前中國文化場館而言,還缺少像悉尼歌劇院、盧浮宮等這樣世界知名的文化場館。成都的文化場館形式上顯得單調了點,比如成都藝術中心和成都圖書館對一般人而言,似乎區別不大,不能吸引眼球,自然達不到城市文化坐標的要求。”
數據武侯祠、杜甫草堂,倒是讓來過成都的外鄉人記憶猶新。但是說到文化建筑,不少人連連搖頭。在兩大博物館受訪的30名“外鄉客”中,70%表示成都文化場館缺乏特色,不足以成為城市坐標;80%認為,只有去看過演出、進過圖書館,參與過其具體活動,才知道成都有哪些文化場館。
視線: 文化如何在建筑上體現
要在共性中追求個性,更要標新立異
調查結果多少有些尷尬,但卻讓人尋思:特色鮮明的巴蜀文化如何在建筑上體現?
“成都文化建筑群處于沉默中!辈簧贅I內人士在談及成都的文化建筑時,難免有些遺憾!叭狈π乱,落入俗套!毖b飾設計專家李家杰說,如今所見的文化建筑群很難激起他們創作的興奮感。
從拆前的中國川劇院到早些年的成都藝術中心,以及如今的成都川劇藝術中心、四川錦城藝術宮等,不難看出成都文化場館的尷尬!斑@些建筑大都定義在灰色調的層面上,不具備可識別性。”雕塑家朱成說,他也是這次參與川劇劇場設計時,才專題關注了成都文化建筑!拔幕ㄖ且环N‘真實的藝術’,理應凸顯其個性,張揚其神采!敝斐杀硎,這也成為他設計川劇劇場時為何強調用戲劇元素張揚文化建筑個性的原因。“川劇劇場是從形式到色彩的一次‘革命’,劇場外立面設計具有獨特的唯一性和濃烈的戲劇性,使其區別于其它歌劇院和話劇院!睒I內人士認為,川劇劇場的設計是對構建成都文化建筑坐標的一次有益嘗試。
從設計圖紙上,記者看到,整個建筑外立面寓意象征“萬年臺”,融入了川劇變臉、高腔、幫腔等“藝術基因”,同時,建筑體每天呈現出一種顏色,以此“唱”出高腔,凸顯“變臉”!敖ㄖ旧頍o聲若有聲,建好后的川劇劇場將打破以往文化建筑群的‘沉默’,用立體的色彩效果‘說話’。”朱成這樣詮釋他的作品。
文化藝術與建筑脫節的現象已經存在相當時期,但近年來,藝術家和建筑師已經在積極尋求“切合點”!拔幕ㄖ褪俏幕谋硐螅瑢τ谖幕膫鞒校ㄖ且粋很好的突破!蓖魰造`說。“建筑語言完全能體現文化傳承!崩罴医苷J為,建筑形態、建筑色彩以及材質都可以成為傳遞文化藝術的語言。目前,傳統建筑越來越少,使得城市文化建筑失去了特色!俺啥紤撜J真挖掘本土文化特色,融入建筑之中,形成成都特有的建筑風格!
李家杰認為成都文化建筑要在“共性中追求個性。”設計師要有一個嶄新的設計理念,不能受大氛圍的影響,跟著潮流走。尤其是對文化建筑的設計,更要標新立異,在共性中追求個性,凸顯其獨特的文化底蘊,表現自身的文化內容。李家杰解釋說,文化建筑要有自己特色,在張揚個性的同時需要尋找和諧因素,做到在沖突中凸顯和諧。最終,使文化建筑既注重傳統又融合時尚,利用現代先進科技,營造出傳統韻味的城市文化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