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的愿望改變了她的人生軌跡
1936年10月,金秋季節,她在“錦官城”成都呱呱墜地,長輩取名為“張錦秋”。
有人說這個名字起得好,正好對應著敘事的三大要素:時間,地點,人物。果不其然,多年以后,張錦秋真的成了個“人物”。
從1987年至今,她一直擔任中國建筑西北設計研究院總建筑師;1991年,她獲得首批中國工程建設設計大師稱號;1994年,她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首批院士;2000年,她榮獲梁思成建筑獎;2009年,在新中國成立60周年百項經典工程評選中,她主持設計的陜西歷史博物館和延安革命紀念館榜上有名……
2010年,還是在金秋10月,張錦秋成為何梁何利基金歷史上第一位獲得“科學與技術成就獎”的女性。
對于榮譽,張錦秋在獲獎感言中說:“在西部的漫長歲月中,我像一名埋頭耕耘的農夫,一名專注登攀的行者……這是我和我的團隊的光榮,也是獻身于祖國西部大開發的建筑人共同的榮譽。”
張錦秋的辦公室離西安北城墻不出百十步,室內除了書就是花草。城墻維系著西安這座千年古都的魂魄,而張錦秋憑借自己的才華與心血,設計出一座座雄壯秀美、質樸舒適的建筑作品,和城墻一并呵護著西安,傳承著中華建筑的千年文脈。
1948年,張錦秋隨父母舉家遷往上海,進入上海市立務本女子中學(后更名為本立第二女中)就讀。一開始,張錦秋的夢想是成為一個作家。
是父親的一席話徹底改變了她的人生軌跡。張錦秋說,父親期待她從事建筑設計工作,還因為他有個愿望,當時她的兄長已經在學習造船技術了,父親希望兩個孩子一個造海上的房子,一個造陸地上的房子。
平面設計
工業設計
CG插畫
UI交互
室內設計
建筑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