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同質化、資源分散等痛點橫亙于設計產業的發展路上時,無數設計師、企業、平臺都在尋求新解法。
2025年3月24日至26日,首屆虹橋設計周與2025中國建博會(上海)同期啟幕。這是一次設計與產業融合的全新嘗試,也恰恰是上述痛點的一次破題之解。
以“設計引領、高效鏈接”為核心,本屆虹橋設計周在5萬平方米展區內匯聚300余家參展品牌,舉辦20余場高峰活動,展會三天累計入場觀眾總人數42632人,成為華東地區規模最大、影響力最深的設計產業盛會。
不同于于傳統展會的單向展示模式,“橫空出世”的虹橋設計周,創建了一道獨特的“橋”,貫通起產業與設計。通過資源高效對接、趨勢精準落地、生態深度共創,虹橋設計周讓設計不再懸浮于概念之上,而是實現了從“展示”向“實效”的躍遷。
資源高效對接:打破壁壘,激活產業功能
當前設計產業的一大核心痛點在于設計產業鏈上下游資源的分散。比如設計服務、制造能力、市場渠道往往分散在不同主體中,缺乏高效整合的共享平臺。設計師常需耗費大量時間在不同平臺尋找素材或合作伙伴,對于企業而言,嫁接設計資源也往往成為難點,設計成果從概念到產品的轉化鏈路也往往存在斷層。
虹橋設計周的核心突破在于構建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強大“資源磁場”。2025首屆虹橋設計周通過組建“虹橋設計周·智庫”,建立起一個涵蓋設計、產業、媒體等多領域的專業生態圈。
3月24日晚,由中國建博會(上海)暨虹橋設計周主辦、KSM卡撒傳媒設計承辦的“2025虹橋設計之夜”,匯聚了近百位行業領袖,開啟了以 “設計驅動未來” 為主題的核心圈層盛會。通過智庫授牌、特展發布、跨界對話三大維度,為家居設計產業的創新發展勾勒出清晰的戰略圖景。
“設計智庫”平臺便是虹橋設計周打破壁壘實現高效對接的一大力作。設計品鑒行活動特邀云上設計邦創始人云上馬路、ARENA場所主理人黃冠等城市合伙人領銜,集結上海、南京、湖州等地近30位設計智庫專家組成探展隊伍。
他們將憑借前沿理念與實戰經驗,為品牌提供創新策略,為設計師搭建資源平臺,推動行業迭代升級。就如南通中冠裝飾設計有限公司設計總監范雪梅所說,“虹橋設計周為設計師與供應商搭建了 ' 雙向奔赴 ' 的平臺,讓創意真正落地,服務于生活本質。”
區域產業協同讓區域與區域之間的跨界對話成為可能。本屆展會,浙江南潯、浙江江山、浙江寧波、江蘇海安、江蘇江陰、江西上饒、山東臨沂、廣東佛山等八大產業集群參展,展示整木高定、木門定制、智能電器、高端定制、全鋁家居、整家定制、板材輔料、系統門窗產品與技術的同時,也借助設計周平臺突破了地域限制、實現自我突破。
由此可見,虹橋設計周通過“智庫驅動+區域聯動+國際拓展”的模式,不僅聚集了多元化的設計師資源,更構建了一個從創意到落地的全鏈條生態。其核心價值在于打破傳統設計展會的單向展示局限,通過資源精準對接、趨勢深度解析和跨領域協作,為中國設計產業的升級提供了可復制的“新范式”。
趨勢精準落地:洞見行業全新可能性
趨勢的精準捕捉與落地也是本次虹橋設計周彰顯出來的區別于同類展會的核心優勢。本次虹橋設計周,AI、可持續設計等前沿議題恣意綻放,探索出設計+品牌的全新協作態勢,展現出了行業的全新可能性。
現場系列論壇覆蓋設計前沿趨勢,為行業的未來指明方向。2025設計趨勢大會暨設計好品表彰盛典以五大趨勢錨定未來航向,頂尖設計領袖及產業品牌代表以實戰案例+趨勢推演,揭曉設計行業破局之道;AI×數字化——共塑未來設計新生態借由AI議題,展望設計的邊界與全新可能性;2025長三角室內設計趨勢論壇暨首屆長三角室內設計名師榜頒獎典禮,則以長三角設計力量為核心,展現區域設計魅力;此外,日本市場建材家居品牌出海交流對接會、海安·中國高定新勢力等多個論壇從出海到高定等多個維度,呈現了設計全產業鏈的全新趨勢。
AI×數字化——共塑未來設計新生態
2025長三角室內設計趨勢論壇暨首屆長三角室內設計名師榜頒獎典禮
日本市場建材家居品牌出海交流對接會
海安·中國高定新勢力
多維度的特展進一步詮釋了未來場景。從色彩、香氛、技藝到生態,四大特展則從各個維度詮釋著設計的精妙。“設計拾貳人·美好特展由12位知名設計師聯合策劃,展示未來人居設計的創新理念與實踐成果,強調可持續性與智能化技術的應用;感官記憶特展通過沉浸式體驗設計,探索感官與空間的關系,結合數字藝術和實景搭建,展現設計的交互性與情感價值;而上海木材行業協會的木文化展區則通過傳統工藝的現代演繹,探索文化遺產與當代設計的融合路徑;海安高定會客廳則以江蘇海安智能家居產業集群為核心,展示高定家居的前沿技術與設計趨勢,進一步促進了區域產業與全國資源的對接。
設計拾貳人·美好特展
感官記憶特展
上海木材行業協會木文化展示區
海安高定會客廳
此外,各類榜單發布,也在推動優秀設計成果的市場轉化,形成長效資源池。由中國建博會(上海)、虹橋設計周、KSM卡撒傳媒設計聯合發起的『設計好品』美居榜的圓滿舉辦,成功搭建了設計界與家居產業的溝通橋梁,吸引了眾多知名品牌與設計師共創價值。
RED巔峰設計力ICON榜發榜大會吸引了各地設計力量共同匯聚,啟動中國設計產業的“超級引擎”。現場展開了一場「自定義 很松弛」的設計微論壇,設計嘉賓們就“松弛感設計、人工智能對設計的影響、新媒體帶來的沖擊與挑戰、全案時代如何自我定位、行業發展的意義”等話題進行了深度的交流與探討。這種“榜單驅動”模式不僅展現了發展趨勢,也進一步激發了行業對創新價值的共識。
恰如嘉興設計力量發起人陸明強所指出的,虹橋設計周為產業提供了 "美好著陸" 的平臺,他認為:“現在的從業者不再追求浮夸,而是以平常心深耕設計、建材與裝修,這是行業健康發展的新起點。”
生態深度共創:從單點到系統的產業升級
何以構建設計生態?這屆虹橋設計周給出了它的答案。
2025首屆虹橋設計周通過多維度資源整合與跨界合作,實現了生態深度共創的突破性成果,從單點到系統,它構建了一個跨區域、跨領域的生態網絡。
通過聯動華東八大產業集群,展示最新產品及創新技術,共同為行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活力,虹橋設計周打破了單一產業的局限,催生復合型商業模式。同時,“城市合伙人計劃”覆蓋上海、杭州等10城,初步形成“設計+制造+渠道”的區域生態網絡,為中小品牌提供了進入全國市場的跳板。
國際資源的整合同樣亮眼,通過眾多國際大牌的加入,虹橋設計周搭建了國際設計資源與國內產業的對接橋梁,讓國際設計與本土文化于同一舞臺上綻放不一樣的魅力。意大利先鋒派藝術家Francesco強調品牌應建立與設計師的深度鏈接,提供綜合體系支持而非單純產品輸出。在本次虹橋設計周,威羅通過年度情感色彩 IP,賦予空間藝術生命力。
虹橋設計周以資源聚合、標準制定、生態孵化為核心價值,推動設計從“單點創新”邁向“系統升級”。其成功不僅在于展會本身的規模與熱度,更在于構建了一個可持續的產業生態系統。未來,設計周將持續深化“設計+產業”模式,助力中國家居行業從“制造”向“智造”躍遷。這場展會,是一場遠超預期的產業實驗,更是一場設計驅動產業變革的革新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