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22日,國家語委研究型基地續建簽約會議在教育部北樓舉行。教育部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長田立新、北京大學副校長張錦分別代表雙方單位簽字,續約共建國家語委中國文字字體設計與研究中心(以下簡稱字體中心)。教育部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也分別與北京師范大學、中國傳媒大學、魯東大學續約,繼續共建中國文字整理與規范研究中心、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有聲媒體中心、漢語辭書研究中心。
教育部語信司標準處二級巡視員王丹卉,規劃協調處處長李強,標準處副處長郭浩、張嵩,以及北京大學科研部副部長李曉強,北京大學王選計算機研究所副所長、中國字體設計與研究中心主任郭宗明,北京北大方正電子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邵行等出席并見證了續約簽字儀式。
國家語委研究型基地續建簽字儀式會場
中國文字字體設計與研究中心于2005年4月29日成立,由教育部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和北京大學共同建設,由北京大學王選計算機研究所和北京北大方正電子有限公司承擔建設任務。字體中心是對中國文字(包括漢字和少數民族文字)進行字體研究、設計和制作的機構,旨在研究與發展新的字體技術與方法,不斷地向社會推出符合文字規范的、優美的新字體,中心承擔中國文字字體研究與設計、字庫制作、以及字形規范示范宣傳與推廣等方面的任務,完成國家、部委規定的相關科研項目。自2018年初,教育部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和北京大學簽署續建協議以來,字體中心在中文字體設計領域的多個方面都做出了突出成果。
方正字庫聯合字體中心致力于字體生成與字庫制作的基礎理論研究,通過實施一系列重大工程項目,如“中華精品字庫工程”、“中華字庫工程”和“北京冬奧定制字體”等,取得了顯著成果,有效滿足了社會的使用需求,助力文化自強自信。北京大學副校長張錦院士在發言中表示,教育部語信司與北京大學合作共建的“中國文字字體設計與研究中心”已經進入了第四個建設周期。在教育部語信司的指導下,在中文字體設計領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進展。
在國家重點工程方面,方正字庫與字體中心合作參與了多項項目,其中包括“中華精品字庫工程”和“中華字庫工程”。“中華精品字庫工程”發布了40款名家書法字體,同步啟動了公益應用計劃,促進書法經典融入大眾生活;“中華字庫工程”也完成了包含宋體和楷體成果字庫在內的30萬字的開發工作。在服務社會方面,方正字庫與字體中心合作設計開發了應用于北京冬奧會的定制字體;方正字庫設計出全面貫徹GB18030-2022強制性國家標準的字體產品,為國家特殊領域用字需求提供的人口信息字庫整體解決方案,并將最新研制的人口信息超大字庫應用于二代居民身份證、護照、工商銀行、中信銀行等系統中;方正字庫所設計推出的各種風格的字體也得到了廣泛應用。
中華精品字庫工程已經發布了甲骨文、顏真卿楷書等40款歷代書法名家字體
北京冬奧定制字體在北京冬奧會正式使用
字體中心持續升級完善人口信息超大字庫,解決社會系統中人名缺字問題
在下一個共建周期,字體中心將在教育部語信司和各位專家的指導下,進一步發揮北京大學王選計算機研究所、北京北大方正電子有限公司在文字信息處理技術和字體設計方面的優勢,致力于引領中文字體設計和技術發展,加強字體審美標準評價和治理研究,努力研發更多優質的中文字庫,推廣規范使用漢字,滿足社會各界不同的用字需求,實現中華漢字文明的傳承和發展。我們相信,在教育部的支持和專家們的指導下,方正字庫會發揮自身優勢,攜手為字庫發展和漢字文化的繁榮做出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