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是巴西建筑大師奧斯卡·尼梅爾98歲生日。記者撥通了他的電話,向他表示祝賀。電話那邊傳過來的話語平靜、低緩、簡練,依然是前不久采訪他時給我留下的那種印象。 尼梅爾工作室位于著名的里約熱內盧科帕卡班納海灘,那是一棟10層小樓的頂層。當記者進入他的辦公室時,這位世紀老人從低矮的座椅中站起來跟我握手,那動作雖然比較遲緩但卻不顯龍鐘之態。他身材矮小,面容慈善,開口語氣平和、言談凝練、思維敏捷。 年近百歲仍處創作高潮 尼梅爾因45年前設計了巴西新首都巴西利亞的主要建筑而享譽全球,如今他可能是最為世界所熟知的巴西文化名人。世人稱他是“建筑畢加索”、“世紀建筑師”、“活著的現代藝術傳奇”……盡管已屆百齡,但尼梅爾仍然處在創作高潮。他告訴記者,他剛剛為西班牙阿斯圖里亞斯王子文化中心設計了一個博物館和一個會議廳,為德國波茨坦設計了一個水上中心,為意大利阿瑪菲海岸的拉維洛設計了一個劇院。他還為巴西-巴拉圭兩國伊泰普水電站設計了公司總部大樓。 在巴西利亞這座堪稱建筑學經典的城市,尼梅爾新近又設計了一系列文化設施。這個被稱為巴西利亞文化中心的建筑群,共由5棟建筑組成,以填充幾十年來巴西首都中央主軸大道大教堂附近的大片空地。如今那里正在緊張施工,國家圖書館、巴西利亞博物館即將拔地而起,電影館和音樂中心等也隨后動工。 為什么能在近百歲時仍保持如此旺盛的精力和創造力呢?對于這個問題,尼梅爾常常避而不談或者輕描淡寫。他對記者說:我全天工作,九點半上班,一直工作到晚八點;我思考、畫圖、閱讀、接待友人,就像任何一個建筑師一樣。至于有什么秘訣,他僅回答:生活簡樸,培育友誼,互相幫助。 對建筑的獨特理解 評論家們認為,尼梅爾建筑設計的最大特點是大膽探索、獨具匠心與美的結合。當記者請教他對建筑的理解時,他說,建筑設計必須標新立異、體現個性,就像任何其他藝術作品一樣,應該創造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效果。 “我的目標是設計出與眾不同的建筑,盡最大努力挖掘混凝土結構所能夠表現出的技術潛力”,他說,當美學、大膽和出其不意與實用功能完美結合時,混凝土結構就會慷慨地讓我們予取予求。 尼梅爾工作室的客廳墻壁上畫著巴西利亞國會大廈、大教堂等建筑的草圖,草圖上方寫著一句話:最重要的不是建筑設計,而是生活、友誼和這個應予以改造的不公正世界。尼梅爾認為,生活比建筑設計更重要,生活可以改變一切。 他常常對青年建筑師說,僅僅從學校里學出來是不能成為一個出色建筑師的,建筑師必須關心生活中的問題,去感覺世界的期待,去領悟應該做什么。正因此,這位老人百忙中不誤筆耕,希望通過寫書把他對建筑、對生活、對世界的體驗與見解傳達于青年。尼梅爾晚年已發表了回憶錄、思想漫談和小說等共6本書,其中回憶錄《時間曲線》已多次再版。 現代藝術傳奇 尼梅爾實踐了他對建筑藝術的理解,一生追求的就是一個“奇”字。他設計的許多建筑都令世界稱奇,巴西利亞國會大廈、大教堂、總統府等作品早已膾炙人口。他后來設計的尼特羅伊當代藝術博物館像是藍色大海托起的白色飛碟,庫里蒂巴市的尼梅爾博物館像一只漂亮的眼睛,圣保羅拉美紀念館里一條凌空的弧形路橋把幾棟建筑連接得渾然一體……尼梅爾以獨具一格的曲線運用而著稱,人們都說,里約熱內盧蜿蜒的海灘和多姿的山巒啟發了他的藝術靈感。 尼梅爾對記者說:“正像法國作家安德列·馬爾羅所言,他把其一生所見到和愛過的東西都珍藏在想像博物館中,我也如是。”1987年,由盧西奧·科斯塔領銜城市規劃、由尼梅爾設計主要建筑的巴西利亞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同年,尼梅爾獲得美國普利策建筑獎。1998年,尼梅爾獲得英國大不列顛皇家建筑學院金獎。本世紀以來,歐洲多次為尼梅爾作品舉辦巡回回顧展。另據不完全統計,巴西和世界各國已經出版的有關尼梅爾的多語種著作多達30余種。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2003年德國舉辦了名為《現代藝術傳奇》的尼梅爾建筑作品回顧展,恰如其分地概括了他整整70年的建筑設計生涯和藝術成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