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純凈、抽象化然后達到美的純化
后現代著名的建筑師漢斯·霍萊因曾搞過不少建筑設計和室內設計,突破了傳統的框子,與現代主義建筑設計迥然不同。多采用象征、隱喻手法,運用現代工藝材料與圖案、色彩相結合,來創造一種純凈化的特定理想環境。他的設計對世界影響頗大,日本不少設計師由此引伸更向前邁進了一步,在暗示使用功能同時強調設計的單純性和抽象性,運用幾何學形態要素以及單純的線面和面的交錯排列處理,避免物體和形態的突出,盡量排除任何多余的痕跡,采用取消裝飾細部處理的抑制手法來體現空間本質,并使空間具有簡潔明快的時代感。

2、感知自然材質,由景生情,回歸原始和自然
在創造空間時,對表層選材的處理十分重視,往往強調素材的肌理,暗示功能性來突破框框。大膽地原封不動地表露水泥表面、木材質地,以及鋁合金、鋼鐵等金屬板格、金屬復合板材、人造石、馬賽克等飾面。著意顯示素材的肌理效果或本來面目,加以精密的打磨,使這些現代技術加工的表層材料質感完全像是用相機拍攝的效果一樣,或像透過濾色鏡觀看材質一樣的訴諸視覺的材料運用。這種過濾的空間效果具有冷靜的、光滑的視覺表層性,它牽動人們的情思,使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具有潛在的懷舊、懷鄉、回歸自然的情緒得到補償。在造型純凈化、抽象化的過程中,對材料的肌理效果和質感的重視,必然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重視程度,現代科技也為這種上升創造了條件。創造新的肌理效果,以及人們對這些肌理效果的心理效應已成為現代室內環境設計師們刻意追求的部分。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