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俊專訪:
記者:簡單介紹下你自己吧。
鄧:83年生人,小時候在軍區大院長大,從小就喜歡畫部隊的車啊裝備什么的,印象比較深刻的是,漢陽造重型卡車,可能那個時候就有點做設計的苗頭(笑),高中前半段是理科,后半段轉文,期間拜師學了一年多的藝術類課程,后報考北京理工大學,4年本科,去年保研。
記者:是什么時候開始喜歡設計的?有沒有受什么人的影響?
鄧:其實對于設計的定義是在高中才明晰的,之前只是很懵懂的畫一些東西,只是很喜歡畫車,談不上正統的設計。武漢理工大學設計學院的院長,陳汗清老師是我的啟蒙老師,應該說他對我選擇從事設計專業的學習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此,我要非常鄭重的對他表示感謝!
記者:你覺得理工大的設計氛圍是怎樣的?
鄧:相對來說我覺得理工的設計氛圍還是不錯的,院里有自己的網站和論壇,發布設計相關的信息也比較及時,每年新生入學期間也有新老生經驗交流會,不定期的也有專家的講座。當然應該還有其他很多的工作可以去做,這個不光是學院領導和學生干部的事情,需要每個學生的主動參與。
記者:你平時都喜歡什么樣的設計?本專業的還是其他?
鄧:比較寬泛,你從我的作品集里可以看到,產品的,環藝的,平面的都有,主要還是喜歡產品設計,其他就是對環藝的興趣更大一些。
記者:你的設計風格是什么?
鄧:現在我還談不上有什么設計風格,但是經常有人會說,這肯定是你做的東西,一看就是你的風格(笑)!我個人比較喜歡北歐的設計風格,簡潔的線條和突出材料本身的質感。
記者:你平時會主動設計一些作品嗎?
鄧:會的,主要是出于興趣,自愉自樂型的,長時間不做設計就憋得慌(笑)!
記者:最讓你難忘的關于設計的事是什么?
鄧:第一次做兼職的時候,一個設計案被告知無法實現,設計不是純藝術,不能有太強的主觀意識,要結合實際。
記者:以后畢業會搞設計嗎?
鄧:目前來看是的,只看是從事哪一方面。
記者:有沒有想過成為一個國際級的工業設計大師?
鄧:呵呵,想過的,但是這個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
記者:你平時有什么愛好?
鄧:攝影,開車。
記者:你是什么時候開始參加設計比賽的?
鄧:02年吧。
記者:你獲得的最大的獎是什么?
鄧:03年TCL全國大學生工業設計大賽的金獎。
記者:獲獎的時候心情激動嗎?
鄧:激動,和搭檔擁抱,流淚,期間有太多的努力,很不容易的事情。
記者:有什么更大的夢想嗎?
鄧:指著街上的一輛車,說,這個是我參與設計的項目(笑)!其實我想說的是,做幾款大家滿意的設計,這個是最大的心愿!
記者:能說說現在的工作嗎?
鄧:剛從歐洲回來,做了個短期考察,所以暫時還沒有在公司任職,之前在03年就開始做兼職,最早是做ATM自助取款亭的設計,算是大產品,或者說是小環藝;之后是在一家廣告公司專門做VIS方面的設計,去年開始在E-MADE(易造)設計做工業設計師,才正式開始接觸產品設計的工作,期間也在BENQ-SIEMENS做實習,主要是學習CMF(色彩,材料,表面處理)方面的相關知識。
記者:你覺得在國外設計公司跟在國內有什么差別嗎?
鄧:對于國外的設計公司了解不多,但是主觀的感受是,國內的設計案,一般設計周期很短,加之各方面條件的約束,例如設計流程的不完善,配套設施的不完善(草模等),因此對于產品設計細節的把握并不是很周全。
記者:對中國工業設計的前景有信心嗎?
鄧:有的,國內的起步晚,但是起點是高的,加之中國的設計師很善于學習,進步應該是非常快的;但也不能盲目的樂觀,畢竟現在國內的設計市場并不太規范,也有不少設計師做出一些很湊合的設計,除了自身的設計水準,就是甲方的某些不合理要求了,總之要想做出一款優秀的產品,需要供需雙方的配合和共同努力。
記者:對中國設計之窗的網友說幾句吧?
鄧:中國制造要成為過去,即將到來的是中國創造,希望大家以振興中國的設計為己任,我們共同努力!
記者:祝愿你取得更大成功。
鄧:非常感謝!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