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這個是另外一設計師做的機器人。這個機器人具有很好的伸縮性。它能夠一直往上升。當你的手去碰的時候,因為它的前端有一個感應器,他就會縮回去,像一只蝸牛一樣。
(影片)這個是一個實驗,通過這個實驗會產品什么樣的現象?這個也是我另外的一個工作。這個是我和一個媒體設計師共同制作的作品。同樣都是用聚蓀作為材料的。這個LOGO用一個一個水珠組成的TOKYO FAIR的LOGO。從背面水會滲出來。因為這個布放得有一定的傾斜度,所以水珠就會滾下來。就會不斷地呈現出這種現象,大家可以看一下這個影片。這個也可以說明,平面設計不光是在紙上設計,也可以這樣設計。只要你能夠很好地控制水珠,那么它會比鉆石還要燦爛。這個TOKYO FAIR的展覽會是在今年4月份舉辦的,后來又到巴黎作了巡展。在巴黎也給了人們一個很大的沖擊。為什么會給人那么大的沖擊呢?一般纖維是用來做時裝的,但是這個展覽會遠遠的跨越了時裝這個領域。
所以我覺得今天環境的設計會改變。人的身體是一個信息的終端。比如說我們身體里面舉行血壓、體重、體溫、脈搏這些特征和信息。比如你脈搏的變化就可以很快顯示你身體的狀態。所以在人與環境的交界的地方,就開發了這種“智能纖維”。比如說可以設計出一種地毯,這個地毯可以知道站在這個地毯上面的人的體重、血壓等信息。在日本,一般進入家門之后,都要把鞋脫掉。也就是說你脫了鞋,等于你的腳底就直接和大地接觸,是和大地的和諧共生。我想類似這樣的人類和環境的對話今后會越來越多。比如說將來作汽車的產品同樣做汽車,做電視的廠家同樣會做他的電視。這個工業是不會改變的。雖然他們可以同樣做他們的工業,但是在汽車、電視之間,如果能夠把他們兩很好的融合起來的話,我們的產業就會在另外一個領域很好的擴展。這個展覽會就是為了體現這一點。
我剛才講了兩個話題,一個是HAPTIC,一個SENSEWARE。這兩個話題就是說,設計者設計不僅是設計物體的顏色和外觀,而且要使你設計的東西要使看到這個東西的人可以感覺到它,而且可以拓寬你設計的領域。例子還有很多,今天請大家記住這兩點,我感覺非常榮幸。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