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田園學校”的設計實驗 著名建筑師李虎
我想從差不多100年前開始講起。
1917年5月17日,巴黎有一場非同尋常的芭蕾舞劇首演。它由當時非常前衛的作家和藝術家策劃,邀請了同樣非常前衛的音樂家作曲,并由畢加索設計舞美和道具。這場演出本身充滿戲劇化,觀眾唏噓聲一片,很多人開始往舞臺上扔橘子、蘋果表示抗議,甚至有人還朝舞劇策劃者臉上打了一拳。但是,如此混亂的場面,卻感動了一個人,那就是建筑師柯布西耶,他第一次突然意識到了什么是現代主義,現代主義的精神是什么。現代主義第一次被大眾接觸,盡管場面混亂,但意義非凡。于是他創辦了改變后來整個建筑界的新雜志《新精神》。
柯布西耶用自己的作品,把對人性的關懷、對人性的思考帶到整個建筑創作中。上世紀20年代開始,他為當時的工人和農民創作了一系列建筑作品。其中有一個作品頗有新意,那是一間完全對稱的工人住宅,右側用于晚上休息,左側用于白天生活,盡管面積很小,可是通過白天和晚上活動的變化,一個房子變成了兩個房子。
如果說,100年前柯布西耶所提出的新精神,是作為當時整個人類對社會變革,包括工業革命、世界大戰前后變化的一種反饋的話,那么現在我們也應該聆聽時代的呼喚,用我們的建筑作品來對這個時代一些特殊的問題、困難、機遇等做出回應。
2010年我們有幸中標設計了北京四中的一個新校區,在北京房山。這是中國第一所按照綠色三星標準設計的中學,達到了節能減排的最高標準。
設計之前,我們看過很多學校,發現北京和其他城市的學校都存在一個非常明顯的問題,就是孩子與自然的關系越來越脫節,孩子們的手觸摸土壤的機會很少。所以,我們萌生了建設一所“田園學校”的想法,把學校建在花園和農田之間。建筑本身就如地下的根莖一樣生長,我們把36個班級的屋頂變成36塊試驗田,每個班一塊田,學生可以參與到有機農業的體驗中。學校一些較大的空間,像操場、禮堂、食堂,我們把它們設計成半地下的起伏,變成自然景觀的一部分,使它們成為一個個動人的空間。
在房子交付使用之前,我們用了4年時間在屋頂上做耕種實驗,每年都在開春時耕種,到秋天時收成相當好。現在北京四中的學生們接手了試驗田,2013年9月份開學之后,收成很不錯,這不僅成為學生的一門勞技課,而且還可以將收獲的農產品送到廚房變成餐桌上的美味。
聽校長講,現在很多學生放學以后都不愿意回家,愿意留在學校里,因為他們覺得學校比家里更有趣。舞蹈教室,可以在花園里跳舞;風雨操場,充滿著天光,而且上面就是一個花園,每個天窗都能變成一個讀書的座椅; 樓梯也可以充滿樂趣,充滿神秘的光線,從任何一點到另外一點有很多種不同的行走的樂趣;餐廳,像電影《阿凡達》一樣有一座座飄浮的島嶼。我們還設計了很大的窗臺,希望學生們可以養些植物,從小學會對自然的關愛。我們在設計過程中,偶然發現有一個很高的空間沒有被利用上,于是我們把它設計成攀巖區。考慮到學校的建筑要經久耐用,學生踢球會把墻弄臟,所以,我們把墻下面孩子可以接觸到的部分,設計成水刷石墻面。這是一種傳統工藝,孩子可以從中看到雨水被收集的過程,從屋頂下來的雨水會流到一個引水渠中。
任何一個建筑都不只是簡簡單單一個宏觀的概念,它要落實到點點滴滴可以觸摸到的每一個細節中。
平面設計
工業設計
CG插畫
UI交互
室內設計
建筑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