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漫產業既是迷人的朝陽產業,也可能是置人于死地的陷阱。成敗在人不在天:成功在于合乎動漫發展規律的方法而不是魯莽和沖動。以下是陳少峰教授關于在中國的動漫產業企業取得成功的十個法則。企業必須保障同時符合這十三個法則,而不是僅僅依靠一兩個招數。
1,中等規模的投資。所謂中等規模的投資,就是企業用以投資的資金達到1億人民幣左右。這樣投資規模的動漫企業可以持續開發產品,在第一個產品系列回收資金剛開始時就可以繼續開發其它連續產品和推廣品牌。太少的投資必定會造成現金流不足乃至半途而廢。
2,有吸引人的故事。故事的要求包括:其一,有曲折的富于想像力的情節;其二,故事的題材最好是一個系列連續做下去,而不是不同地變換題材;其三,故事的節奏要快一些,適合青少年喜歡的節奏;其四;是關于現在和未來的故事,而不是傳統的故事,這樣才能開發延伸產品。
3,產品的定位是面向家庭消費者,包括家長和兒童都能喜歡的作品。特別是擬通過品牌和知識產權開展專賣連鎖經營的動漫企業,一定不能只是面向低幼兒,否則專賣店就沒有顧客。
4,卡通形象要可愛。許多元素是卡通形象可愛的一些不可少的要素,如對白、英雄氣質或者大智若愚等等。不少動漫企業不懂得娛樂的本質,盲目模仿“流氓類”的形象或者日本的卡通形象,結果就缺乏個性和風格。
5,融入中國文化元素。好的作品一定善于提煉中國文化的元素并融入作品中;受到政府扶持和獎勵的作品一定包含著中國文化積極的元素。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改編中國古代的經典故事就是最好的選擇。
6,預置其它形象(產品)。在動漫作品中,無形資產應當很多,而不僅僅是一個卡通形象。例如,故事作品的節目中可以事先預置有一些玩具和其它道具,這些玩具和道具今后可以授權開發延伸產品的。
7,進行產業鏈開發。產業鏈開發包括一枝多花,即同一個故事同時開發漫畫書、動畫電視、新媒體展示作品、舞臺劇和延伸產品。在中國的環境中,電視播出的收入幾乎不能達到制作成本的三分之一,只有產業鏈形態的開發才能盈利。
8,與新媒體結合起來。新媒體包括因特網和手機內容網已經逐步成為媒體的主要平臺之一,注重新媒體技術和媒體載體的開發利用,特別是今后與手機內容產業結合起來,才能實現規模化的品牌傳播和可持續化的發展。
9,注重積累經驗。從代工開始或者試驗一些短篇作為積累經驗的階段。特別是代工是目前動漫的主要盈利模式。原創企業可以結合代工來鍛煉自己的能力和培養人才。因此,試驗性的階段是不可或缺的。
10,循序漸進。在產品開發的過程中,應當從小專題開始過渡到動畫電視、動畫電影。動畫電影特別是三D動畫電影是文化產業的最高級形態,一般的企業做不好,需要長期積累才可以去投資。
11,企業至少擁有一個精通動漫產業的人才。光有藝術家和漫畫技術人才是做不好動漫產業的。動漫產業人才首先要懂得商業模式,其次要懂得產品開發的規律。動漫領域需要藝術表現力和想像力,但是,并不是藝術水平高就有好作品,更不是想像力豐富就能做成產業。因此,項目的最終決策者不是藝術總監,而是企業家、職業經理人或者其他專家。
12,團隊化的人才與經驗的積累。成功制作動漫的團隊是依靠團隊的經驗取勝,而不是依靠某個天才,更不能依靠臨時把天才湊合在一起(這一點上動漫和游戲有區別)。因此,企業需要在團隊磨合期過后才
13,得到優惠政策支持。目前,國家幾個部委和地方政府都有扶持動漫的政策,動漫企業需要吃透這些政策,利用政策作為自身長期化發展的支持,而不是急功近利、完全依賴政策。
平面設計
工業設計
CG插畫
UI交互
室內設計
建筑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