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建筑設計頻道 → 理論文摘 → 設計理念 |
|
形式大于功能之辯摩天大樓有益于環保? |
|
 日前,上海國際園林景觀設計及城市建設展覽會在上海舉行,除產品展示外,展覽會間還舉辦了第六屆現代景觀規劃設計與營建學術論壇和上海國際設計周等一系列主題論壇。在可持續發展被反復呼吁的今天,幾大論壇雖然側重點不同,但都無一例外地以生態發展、可持續設計為主題,專家、參展商、觀眾和媒體也重點圍繞生態人居等急需面對的課題進行討論。
臺北101大樓 摩天大樓有益于環保?
“超高層建筑的建造對環境保護是有益的。” 在6月11日上海國際設計周上,美國最大的建筑公司之一SOM亞太地區負責人周學望語出驚人。自從1987年在紐約開始為擅長設計摩天大樓的SOM工作起,他便發現自己對高層建筑情有獨鐘。而他所鐘愛的超高層建筑在中國卻正因“形式大于功能”等諸多罪名,陷入各種爭議。 “有了文化元素與頂尖技術的使用,即便是摩天大樓的建造,也與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并不相悖。”周學望對于談摩天大樓色變的現象并不贊成。
摩天大樓更集約
進入中國20多年來,SOM一直推崇高層建筑,它的許多作品都成為其所在城市的標志性建筑,其中,最著名的便是上海陸家嘴3座摩天大樓之一的金茂大廈。 而熱衷此類建筑,和SOM認為建造高層建筑與城市發展的具有種種好處有關。例如:高層樓宇擁有利于人行動的環境,可以匯集各種人群進行組合,可搭配娛樂、休閑、餐飲等多種配套服務,從而帶動一系列產業的聯動;能發揮整個區域的社會協力的優勢。而可24小時使用的綜合體建筑,還利于保持房產升值。此外,周學望還表示,目前他的志愿已“不再僅僅停留于設計高層建筑,而是希望在其中加入生態的概念”。 他在演講中透露,在設計時,“SOM遵循了幾個大原則,首先,要保證行人與環境親近;其次要減少周圍私人機動車的數量。目前許多建筑綜合體無法和街區連接,并且設計時以汽車為主導,所以備受非議”。 “有一些國外的綜合體,恰恰是因為強調了公共關系,具備了文化內容,才讓坐落于城市中心區的綜合體建筑名副其實。”周學望向記者介紹。
[1] 2 下一页
|
 |
關于張云:光纖——設計型號
負責內容:全站更新 |
claudezh@sina.com http://m.65824.cn/blog/?uid/196377 |
|
|
|
網友評論:
|
|
·尊重網上道德,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各項有關法律法規
·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導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責任
·新聞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參與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經閱讀并接受上述條款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