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完成中國的一個城市規劃展覽中心設計,playze與schmidhuber建筑事務所將攜手合作,充分發揮其創造性思維。基地位于寧波東部新區:方格網狀的,有著相似建筑高度及相似道路的郊區新城,并且仍然在試圖尋找自己的個性。

從城市規劃的角度來說,該項目旨在發掘更多與自然環境的交流。刻面的表皮水平地融入自然的背景,以此對環境作出反應并反射場地環境。四個大入口通向大堂空間以及多層的中庭。環形通道起到引導游客的作用,并且形成了一個公共的屋頂露臺,在那里游客能夠對館內討論和展出的議題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展覽中心構建的圍合與起伏都能與游客形成互動,無論是在白天還是晚上。

彩帶舞蹈是一種中國的絲帶舞,其歷史可以追溯到漢代。一個專業的舞者能以簡單的動作將彩帶舞出游龍一般復雜的形式。絲帶舞最初只有皇族才能享受,它的出現成為不同社會階層之間溝通的重要媒介。受到這一古老的藝術形式的啟發,展覽中心的空間、結構及表皮如絲帶般交織在一起。

“絲帶”從地平面開始,環繞包裹著建筑,限定了建筑的體量與流線。它引導參觀者游歷內部空間,控制建筑表面的光影,打開了對周圍環境的視野。同時,它將各個元素鏈接到流動的空間中,巧妙地化解了傳統的,靜態的,“白色方盒子”式的展覽館形式。各個元素混合在一起,沒有明確的物理邊界。這種空間形式將游客對建筑、展覽、人與社會的認知,整合成為一個連續的、流動的體驗。

寧波的陶瓷歷史悠久。這里被稱為“陶瓷之路”的起點,并且,在整個文明進程中,大都市在地區與國際的陶瓷貿易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也就是說,展覽中心外立面是所使用的材料不僅僅是對當地傳統的敬意,而且它富有質感以及玻璃的表面還折射出周圍城市的歷史畫面。隨著時間、季節以及天氣的變化,建筑賦予外部空間不同程度的生機。

從遠處看,展覽中心就像一盞明燈或者一個吸引物。通過它的形態以及視覺品質,展覽館在美學上與周圍環境相協調。近距離地看,這種效果也在外立面系統與細部的設計上得到應用。建筑的表皮在透明與完全不透明之間進行漸變,以適應項目的需要和周圍的環境的變化。展覽區中用緊密的地磚鋪地,開放聚集區以獲得充足的光線與景觀視野。在晚上,建筑的照明填充了表皮上的孔洞。